Skip to content

09销售:传统行业如何做好交易额提升?

今天我主要讲解传统销售行业的数据分析案例。

可能很多同学没有接触过销售行业,那如果接到一个陌生行业的数据分析需求,该如何去入手呢?我举个实际案例。

需求分析

这是我之前接到一个 case 的原始需求:

对方还提供了对应的四张表(门店信息表、产品信息表、销售经理表、销售数据表),如下图所示:

前面三张表可以理解为维度表,最后一张表为具体订单表。

  1. 门店信息表:省区、城市、大区、门店编号、门店销售目标。

  2. 产品信息表:产品编码、产品名称、产品单价、产品经理、产品销售目标。

  3. 销售经理表:销售经理名称、大区,以及销售目标。

  4. 销售数据表:以上 3 个表的综合数据,具体的销售数据。

这四个表的需求是什么呢?

  1. 产出 2016 年全国销售状况报告(维度多,包括时间、地域、产品、人等)。

  2. 产出 2016 年全国销售状况框架(结构化表现,X-mind 形式)。

针对这样的原始需求,该如何做呢?

实际工作过程中,原始需求往往比较模糊,数据分析师要跟业务方良好地沟通,因为有些业务方表达能力可能真的不太好。

核心指标分析

销售额完成率

实际上销售行业的核心指标是销售额完成率,所以我们按照正常业务理解进行维度拆解即可。

首先以 Boss 看报告的角度,去找到一条可以把所有的数据联系起来的清晰路径,一层一层剖析分解即可。分析路径如下图所示:

首先是总体的销售额完成率,假设上年末定的 7 月份预期完成目标是 50% 。我们看一下具体的数据,截止 7 月份目标完成情况,如下图所示:

上图左侧显示总目标为 60.5 亿,目前已完成 32.1 亿,完成率是 53%,预期目标是 50%,实际上已经完成了目标。因为这仅仅体现的是一个大数字,所以要分析总结因为哪些点做得好,哪些点做得不好,从而超额完成目标,这也是数据分析的价值。

我们前面说了总体完成率之后,再看了区域完成率,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我们发现排名前三是华中、西南、东北,相对华南、华东、华北就差一点。

这里面西南地区虽然经济收入相对来说不高,但业绩却排在第 2 。而华北地域经济收入较高,但完成率不到 50%。实际上到了区域完成率还是比较抽象,在抽象化的基础之上,我们要想获得一些有价值的数据,必须要进行一个具体案例的分析。因此可以针对这两个地区,挑选门店单独进行分析。

我们看下门店完成率的排序,如下图所示:

Top 10 完成率最好的是门店 58,已经完成了 90%,而对于完成率最差的十家门店,最后一名是门店 3, 只完成了 37%。Top 10 的门店必然是有一些做得好的点,所以要进一步挖掘,比如以门店 58 为例,它哪里做得好,它肯定有一些可以借鉴的地方。而对于最差的十家门店,我们也要分析差在哪里,提升空间大不大。如果提升空间不大,从减少支出的角度来算,是不是可以建议直接关闭门店。接下来我会以这两个门店为例,进行详细地分析。

先看门店 58 ,我们现在手里有产品、订单、时间段的数据。因为统计的时间是 1 到 7 月份,所以会有一个持续的数据,经过这种数据处理之后,我拉了一张图,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以看出这 10 个产品的趋势,首先在整体趋势上基本上一致,2 月份是高峰期,6 月份是回暖期,这代表这个行业有周期性。其次发现不同产品间销售额差异比较大,黄色线条的产品 4 高高在上,表现最抢眼,中间产品差不多,最下面两个产品表现比较差。

基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门店 58 的用户偏爱产品 4,且不同产品间销售额差异比较大,因此我们要看产品本身的特征跟销售额的相关性。在这个案例当中,产品特征只有单价,所以我们就看一下产品单价和销售额的相关性。我画了一个散点图,如下图所示。

看图结果发现随着 x 的增大,y 也明显增大。所以对于门店 58 这个地区的用户,整体偏爱高价格的产品,表现最好的也是价格最高的产品(单价 100 的红点),所以就可以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让产品价格更加的偏高端,而像 15 、20 元的产品,就可以不用投入人力资源去做。产品 4 和产品 2 表现最佳,提示产品经理要进一步看该类产品的特征是什么,从而进行优化。

上面是从产品单价跟销售额的相关性来看,其实我们这张表还有客单价的数据,(客单价=销售金额/订单数),客单价在业务上可以反映用户每一次订单的平均价位是多少。我们可以看下客单价与销售额的相关性,如下图所示。

按照正常业务理解,每一次订单的价格应该是要高于单价。但结果发现单价为 50、65、70 元的三款产品,它们的客单价竟然小于单价,这说明用户有订单,但没有产生消费额。所以,必然是某个环节出问题,产品经理接下来要进一步排查,该类产品由于哪个问题哪个环节导致订单没有成交,在下半年的时候就要规避这种情况。这就是从 Boss 的角度,看这个产品。

同样的分析方法我们也看一下门店 3,首先也是时段和产品的交叉数据,如下图所示。

门店 3 销售目标是 20 亿,从刚才的数据可知门店 58 的销售目标只有 5 亿。门店 3 的销售目标是门店 58 的 4 倍,但在同产品的实际销售额上均达不到 4 倍(可把门店 3 和门店 58 的时段产品交叉数据图进行对比),所以门店 3 的完成率差,可能不是产品问题,因为门店 3 在所有产品上都表现比较差,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怀疑是不是跟外部政策有关,需产品经理进一步排查。

客单价与销售额

我们再看一下门店 3 的产品单价跟销售额的相关性,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门店 3 的产品 4 和产品 6 表现最佳,所以要进一步加大该类产品的资源。虽然门店 3整体完成率差,但是肯定也有一些做得好的地方,下半年就可以在这两个点上进一步发力。

再看一下门店 3 产品单价和客单价的一个相关性,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门店 3 在订单上比较正常,而且客单价(y)是单价(x)的 2 倍,这说明用户一次性下单可能买了 Double,只有 Double 的时候,每一次订单的价格才是单价的两倍,所以后期是不是可以尝试捆绑销售,这也更加说明门店 58 在部分订单上有问题。

这个时候我们对销售行业就已经有数据感觉,这跟之前完全不一样,因为你已经对具体的门店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跟进以下几项。

  1. 门店 58 地区用户整体比较偏爱高端价格产品,可优化产品结构,在产品特征上参考产品 4和 2。

  2. 门店 58 部分订单未产生消费额,需要进一步排查,在下半年规避此类情况发生。

  3. 门店 3 整体受外部影响较大,完成率低,可以进一步做以下动作。

  • 查看地区竞品的销售额;

  • ROI;

  • 外部影响持续性评估;

  • 结合前三点,可以考虑下半年是否关闭门店 3,减少支出。

实际工作过程中你分析后一定要给出一些很具体的建议。比如,这个门店 58 指标,如果有进一步的数据,那么就能知道有一些订单没有产生消费到底是什么原因?实际上你已经在推动各方去优化了,这就是很实际的落地项。

我们已知门店 3 和门店 58 在用户偏好上差异较大,那么作为集团的 Boss,肯定更关心区域性的用户产品偏好特征,也就是每一个区域到底搭配什么样的产品比较好,从而进行针对性产品投放优化。所以就可以猜想,不同区域产品差异都较大,接下来就是从数据上去验证,最后我们就能够给 Boss 很具体的区域性产品搭配建议。

我们把销售额完成率最差的三个区域和最好的三区分开分开来看,如下图所示。

然后我们发现所有区域单价为 70、20、15 元的产品都最差,针对这三个产品,下半年就可以不上,或者要减少资源去推广这三个产品。对于这 6 个区域的具体分析如下。

  • 华东:单价 100 元的产品最好,其他产品销售额差距太大。

  • 华北:所有产品都不太好,因为与华东相比 KPI 差不多,但单价 100 元的相比华东差太远,其他同理。

  • 华南:单价 100 元产品表现最好,同时其他产品销售额波动较大。

  • 东北、华中、西南:中间价位产品销售均不错。

  • 西南:单价 100 元的产品很好,华中东北单价 80、60 元产品不错。

那么基于这些区域产品的特征,我们就能够给 Boss 一些很具体的产品投放建议。比如说下半年每个地区应该重点做哪些产品,哪些产品我们就可以不做。

改善方案流程

很多时候需要分析一个陌生的行业,都会感觉无从下手,可能是因为两点,第一是你本身没有找到切入点,第二是没有具体生动的案例,所以这里我总结了一套分析陌生行业的"类似"方法论,如下图所示。

第一步厘清业务模式,你要知道这个业务是在做什么,至少刚刚这个案例我们知道有门店,每个门店有销售经理,然后销售产品,销售额多少,订单数多少。

第二步寻找到北极星指标,北极星指标是最核心的指标,你要知道这个业务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个案例最重要的是销售额。

第三步是对最重要北极星指标进行主体维度的拆解,分析这个目的是要有具体的案例,类似于我们刚刚说的门店 3 和门店 58 的产品时段分析。我们按照门店维度拆解,然后在门店的下面我们按照产品和时段维度拆解,有了具体案例之后,你已经对当前行业有所感觉。

第四步就是小发现大猜想,我们根据刚刚的案例发现不同门店的产品特征及用户偏好有差异性,这时候我们就猜想是不是区域性原因,或者是有某种规律。

第五步就是用数据验证,也就是闭环。果然我们就发现不同的区域有一些类似和差异的规律。

总结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第二章节,第二章节整体是一个宏观思维模块,更加偏行业分析。我首先介绍了分析师的多元思维模型,成为一名优秀分析师,你除了具备真正的专业度,还应该要具备有效沟通、快速发散以及宏观思维的能力。其次介绍了电商模型,电商主要是围绕界面分发效率和交易额漏斗。而对于互联网金融模型就围绕信用分的建模以及落地。再就是游戏,游戏的数据分析比较注重收入、ROI 以及玩游戏的体感。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从下一节课开始,我们正式进入微观方法论。如果你有问题可以在下方留言,同时欢迎你关注我本人的公众号(微信搜索:数据分析学习之道),之后会定期更新原创高质量的数据分析文章。

这是课程评价链接,快来帮花木老师评价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