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07数组:如何实现基于索引的查找?

通过前面几个课时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线性表、栈、队列的基本概念,至此,相信你已经掌握了这些数据处理的基本操作,能够熟练地完成线性表、栈、队列结构下的增删查操作。

由于栈和队列是特殊的线性表,本质上它们都可以被看作是一类基本结构。而数组则可以看成是线性表的一种推广,它属于另外一种基本的数据结构。这一课时,我们就来学习数组的概念以及如何用数组实现增删查的操作。

数组是什么

数组是数据结构中的最基本结构,几乎所有的程序设计语言都把数组类型设定为固定的基础变量类型。我们可以把数组理解为一种容器,它可以用来存放若干个相同类型的数据元素。

例如:

  • 存放的数据是整数型的数组,称作整型数组;

  • 存放的数据是字符型的数组,则称作字符数组;

  • 另外还有一类数组比较特殊,它是数组的数组,也可以叫作二维数组。

如果用数学的方式来看,我们可以把普通的数组看成是一个向量,那么二维数组就是一个矩阵。不过,二维数组对数据的处理方式并没有太多特别之处。

数组可以把这些具有相同类型的元素,以一种不规则的顺序进行排列,这些排列好的同类数据元素的集合就被称为数组。

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存放的,数组内的数据,可以通过索引值直接取出得到。如下图所示,我们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数组,数组中的每个数据位置都可以放入对应的数据内容。

数据元素 A、B 分别为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和第二个元素,根据其对应位置分别放入数组空间的第一个和第二个位置。数组的索引值从 0 开始记录,因此,上图中数据 A 的索引值是 0,B 的索引值是 1。

实际上数组的索引就是对应数组空间,所以我们在进行新增、删除、查询操作的时候,完全可以根据代表数组空间位置的索引值进行。也就是说,只要记录该数组头部的第一个数据位置,然后累加空间位置即可。下面我们来具体讲一下如何通过数组来实现基于索引的新增、删除和查找操作。

数组的基本操作

数组在存储数据时是按顺序存储的,并且存储数据的内存也是连续的,这就造成了它具有增删困难、查找容易的特点。同时,栈和队列是加了限制的线性表,只能在特定的位置进行增删操作。相比之下,数组并没有这些限制,可以在任意位置增删数据,所以数组的增删操作会更为多样。下面我们来具体地介绍一下数组的增删查操作。

数组的新增操作

数组新增数据有两个情况:

  • 第一种情况,在数组的最后增加一个新的元素。此时新增一条数据后,对原数据产生没有任何影响。可以直接通过新增操作,赋值或者插入一条新的数据即可。时间复杂度是 O(1)。

  • 第二种情况,如果是在数组中间的某个位置新增数据,那么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这是因为,新增了数据之后,会对插入元素位置之后的元素产生影响,具体为这些数据的位置需要依次向后挪动 1 个位置。

例如,对于某一个长度为 4 的数组,我们在第 2 个元素之后插入一个元素,那么修改后的数组中就包含了 5 个元素,其中第 1、第 2 个元素不发生变化,第 3 个元素是新来的元素,第 4、第 5 个元素则是原来第 3、第 4 个元素。这一波操作,就需要对一般的数据进行重新搬家。而这个搬家操作,与数组的数据量线性相关,因此时间复杂度是 O(n)。

数组的删除操作

数组删除数据也有两种情况:

  • 第一种情况,在这个数组的最后,删除一个数据元素。由于此时删除一条数据后,对原数据没有产生任何影响。我们可以直接删除该数据即可,时间复杂度是 O(1)。

  • 第二种情况,在这个数组的中间某个位置,删除一条数据。同样的,这两种情况的区别在于,删除数据之后,其他数据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由于此时的情况和新增操作高度类似,我们就不再举例子了。

数组的查找操作

相比于复杂度较高的增删操作,数组的查找操作就方便一些了。由于索引的存在,数组基于位置的查找操作比较容易实现。我们可以索引值,直接在 O(1) 时间复杂度内查找到某个位置的元素。

例如,查找数组中第三个位置的元素,通过 a[2] 就可以直接取出来。但对于链表系的数据结构,是没有这个优势的。

不过,另外一种基于数值的查找方法,数组就没有什么优势了。例如,查找数值为 9 的元素是否出现过,以及如果出现过,索引值是多少。这样基于数值属性的查找操作,也是需要整体遍历一遍数组的。和链表一样,都需要 O(n) 的时间复杂度。

上面的操作,在很多高级编程语言都已经封装了响应的函数方法,是不需要自己独立开发的。例如,新增系列的 push(), unshift(), concat() 和 splice(),删除系列的 pop(),shift() 和slice(),查找系列的 indexOf() 和 lastIndexOf() 等等。不过别被迷惑,即使是封装好了的函数,其时间复杂度也不会发生改变。依然是我们上面分析的结果,这些底层原理是需要你理解并掌握的。

数组增删查操作的特点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我们发现数组增删查的操作相比栈、队列来说,方法更多,操作更为灵活,这都是由它们数据结构的特点决定的。接下来,我们来归纳一下数组增删查的时间复杂度。

  • 增加:若插入数据在最后,则时间复杂度为 O(1);如果中间某处插入数据,则时间复杂度为 O(n)。

  • 删除:对应位置的删除,扫描全数组,时间复杂度为 O(n)。

  • 查找:如果只需根据索引值进行一次查找,时间复杂度是 O(1)。但是要在数组中查找一个数值满足指定条件的数据,则时间复杂度是 O(n)。

实际上数组是一种相当简单的数据结构,其增删查的时间复杂度相对于链表来说整体上是更优的。那么链表存在的价值又是什么呢?

  • 首先,链表的长度是可变的,数组的长度是固定的,在申请数组的长度时就已经在内存中开辟了若干个空间。如果没有引用 ArrayList 时,数组申请的空间永远是我们在估计了数据的大小后才执行,所以在后期维护中也相当麻烦。

  • 其次,链表不会根据有序位置存储,进行插入数据元素时,可以用指针来充分利用内存空间。数组是有序存储的,如果想充分利用内存的空间就只能选择顺序存储,而且需要在不取数据、不删除数据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数组的案例

例题,假设数组存储了 5 个评委对 1 个运动员的打分,且每个评委的打分都不相等。现在需要你:

  1. 用数组按照连续顺序保存,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 3 个打分样本;

  2. 计算这 3 个样本的平均分并打印。

要求是,不允许再开辟 O(n) 空间复杂度的复杂数据结构。

我们先分析一下题目:第一个问题,要输出删除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的样本,而且要求是不允许再开辟复杂空间。因此,我们只能在原数组中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并删除。第二个问题,基于删除后得到的数组,计算平均值。所以解法如下:

  1. 数组一次遍历,过程中记录下最小值和最大值的索引。对应下面代码的第 7 行到第 16 行。时间复杂度是 O(n)。

  2. 执行两次基于索引值的删除操作。除非极端情况,否则时间复杂度仍然是 O(n)。对应于下面代码的第 18 行到第 30 行。

  3. 计算删除数据后的数组元素的平均值。对应于下面代码的第 32 行到第 37 行。时间复杂度是 O(n)。

因此,O(n) + O(n) + O(n) 的结果仍然是 O(n)。

代码如下:

java
public void getScore() {
    int a[] = { 2, 1, 4, 5, 3 };
    max_inx = -1;
    max_val = -1;
    min_inx= -1;
    min_val = 99;
    for (int i = 0; i < a.length; i++) {
        if (a[i] > max_val) {
        max_val = a[i];
        max_inx = i;
    }
    if (a[i] < min_val) {
        min_val = a[i];
        min_inx = i;
    }
    }

    inx1 = max_inx;
    inx2 = min_inx;
    if (max_inx < min_inx){
        inx1 = min_inx;
        inx2 = max_inx;
    }
    for (int i = inx1; i < a.length-1; i++) {
        a[i] = a[i+1];
    }
    for (int i = inx2; i < a.length-1; i++) {
        a[i] = a[i+1];
    }
    sumscore = 0;
    for (int i = 0; i < a.length-2; i++) {
        sumscore += a[i];
	}
    avg = sumscore/3.0;
    System.out.println(avg);
}

总结

本节内容主要讲解了数组的原理和特性,以及数组的增删查的操作方法。由于数组中没有栈和队列那样对于线性表的限制,所以增删查操作变得灵活很多,代码实现的方法也更多样,所以我们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操作。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要注意根据数组的优缺点合理区分数组和链表的使用。数组定义简单,访问方便,但在数组中所有元素类型必须相同,数组的最大长度必须在定义时给出,数组使用的内存空间必须连续等。

相对而言,数组更适合在数据数量确定,即较少甚至不需要使用新增数据、删除数据操作的场景下使用,这样就有效地规避了数组天然的劣势。在数据对位置敏感的场景下,比如需要高频根据索引位置查找数据时,数组就是个很好的选择了。

练习题

下面,我们给出一道练习题。给定一个排序数组,你需要在原地删除重复出现的元素,使得每个元素只出现一次,返回移除后的数组和新的长度,你不需要考虑数组中超出新长度后面的元素。要求,空间复杂度为 O(1),即不要使用额外的数组空间。

例如,给定数组 nums = [1,1,2],函数应该返回新的长度 2,并且原数组 nums 的前两个元素被修改为 1, 2。 又如,给定 nums = [0,0,1,1,1,2,2,3,3,4],函数应该返回新的长度 5,并且原数组 nums 的前五个元素被修改为 0, 1, 2, 3, 4。

详细分析和答案,请翻阅 18 课时 例题 1。

如果你在数组的使用方面遇到困难,欢迎在留言区和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