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10与其他框架相比,React的diff算法有何不同?

diff 算法通常被认为 React 的核心点,在面试中很受重视。之前,关于 diff 算法的问法仅仅停留在"React 的 diff 算法的流程是什么"。但近几年有所变化,问题开始变得多样了,一个比较常见的场景是对比其他框架进行阐述。这一讲我们来一起探讨下这个问题应该如何回答。

破题

这个题目虽然有对比,但本质上仍然是一道原理题。根据我们之前学习的方法论,原理题需要按照"讲概念说用途理思路优缺点列一遍"的思路来答题。

针对 React 而言,diff 算法是对知识深度的考核 。面试官考察的不仅仅是你会用就可以,更重要的是你在使用中有没有思考,对 diff 算法有没有透彻的理解,这是本题的第一道关卡。对于前端工程师而言,这是一道能够快速划分 "内功 "等级的常见题目。

而题目中的"其他框架",则是在考核你知识面的广度。所以你在回答的时候,务必采取"先分类,后讲述"的方式。切忌语无伦次,没有条理、没有区分度、一股脑地表达。而且,你的分类方式还向面试官透露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度。

那讲到 React,不得不说的其他框架有两个。

  • Vue,因为 React 与 Vue 是国内前端中的主流框架。

  • 类 React 框架,又被称为 React-like 框架,通常是指 Preact、 inferno 等兼容 React API 的框架,它们与 React 设计相似、 使用相似。

所以该讲我们就拿 Vue 和 Preact 与 React 的 diff 算法进行比较。

承题

到这里,我们就清楚了本讲考察的两个重点,可以梳理出这样的一个答题框架:

  1. 就 React diff 算法完成"讲概念,说用途,理思路,优缺点,列一遍"的组合拳;

  2. 横向对比 React、React-like 框架及 Vue 的 diff 算法。

入手

Diff 算法

首先主角当然是"diff 算法",但讨论 diff 算法一定是建立在虚拟 DOM 的基础上的。第 09 讲"Virtual DOM 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讲过,使用虚拟 DOM 而非直接操作真实 DOM 是现代前端框架的一个基本认知。

而 diff 算法探讨的就是虚拟 DOM 树发生变化后,生成 DOM 树更新补丁的方式。它通过对比新旧两株虚拟 DOM 树的变更差异,将更新补丁作用于真实 DOM,以最小成本完成视图更新。

具体的流程是这样的:

  • 真实 DOM 与虚拟 DOM 之间存在一个映射关系。这个映射关系依靠初始化时的 JSX 建立完成;

  • 当虚拟 DOM 发生变化后,就会根据差距计算生成 patch,这个 patch 是一个结构化的数据,内容包含了增加、更新、移除等;

  • 最后再根据 patch 去更新真实的 DOM,反馈到用户的界面上。

举一个简单易懂的例子:

java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export default class ExampleComponent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render() {
    if(this.props.isVisible) {
       return <div className="visible">visbile</div>;
    }
     return <div className="hidden">hidden</div>;
  }
}

这里,首先我们假定 ExampleComponent 可见,然后再改变它的状态,让它不可见 。映射为真实的 DOM 操作是这样的,React 会创建一个 div 节点。

java
 <div class="visible">visbile</div>

当把 visbile 的值变为 false 时,就会替换 class 属性为 hidden,并重写内部的 innerText 为 hidden。这样一个生成补丁更新差异的过程统称为 diff 算法。

在整个过程中你需要注意 3 点:更新时机、遍历算法、优化策略,这些也是面试官最爱考察的。

更新时机

更新时机就是触发更新、进行差异对比的时机。根据前面的章节内容可以知道,更新发生在setState、Hooks 调用等操作以后。此时,树的结点发生变化,开始进行比对。那这里涉及一个问题,即两株树如何对比差异?

这里就需要使用遍历算法。

遍历算法

遍历算法是指沿着某条搜索路线,依次对树的每个节点做访问。通常分为两种:深度优先遍历和广度优先遍历。

  • 深度优先遍历,是从根节点出发,沿着左子树方向进行纵向遍历,直到找到叶子节点为止。然后回溯到前一个节点,进行右子树节点的遍历,直到遍历完所有可达节点。

  • 广度优先遍历,则是从根节点出发,在横向遍历二叉树层段节点的基础上,纵向遍历二叉树的层次。

React 选择了哪一种遍历方式呢?它的 diff 算法采用了深度优先遍历算法。因为广度优先遍历可能会导致组件的生命周期时序错乱,而深度优先遍历算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优化策略

优化策略是指 React 对 diff 算法做的优化手段。

虽然深度优先遍历保证了组件的生命周期时序不错乱,但传统的 diff 算法也带来了一个严重的性能瓶颈,复杂程度为 O(n^3)(后期备注上角标),其中 n 表示树的节点总数。正如计算机科学中常见的优化方案一样,React 用了一个非常经典的手法将复杂度降低为 O(n),也就是分治,即通过"分而治之"这一巧妙的思想分解问题。

具体而言, React 分别从组件元素三个层面进行复杂度的优化,并诞生了与之对应的策略。

策略一忽略节点跨层级操作场景,提升比对效率

这一策略需要进行树比对,即对树进行分层比较。树比对的处理手法是非常"暴力"的,即两棵树只对同一层次的节点进行比较,如果发现节点已经不存在了,则该节点及其子节点会被完全删除掉,不会用于进一步的比较,这就提升了比对效率。

策略二如果组件的 class 一致则默认为相似的树结构否则默认为不同的树结构

在组件比对的过程中:

  • 如果组件是同一类型则进行树比对;

  • 如果不是则直接放入补丁中。

只要父组件类型不同,就会被重新渲染。这也就是为什么

shouldComponentUpdate、PureComponent 及 React.memo 可以提高性能的原因。

策略三:同一层级的子节点可以通过标记 key 的方式进行列表对比

元素比对主要发生在同层级中,通过标记节点操作生成补丁。节点操作包含了插入、移动、删除等。其中节点重新排序同时涉及插入、移动、删除三个操作,所以效率消耗最大,此时策略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标记 key 的方式,React 可以直接移动 DOM 节点,降低内耗。操作代码如下:

java
<ul>
  <li key="a">a</li>
  <li key="b">b</li>
  <li key="c">c</li>
  <li key="d">d</li>
</ui>

以上是 React Diff 算法最基本的内容,除此以外,由于 React 16 引入Fiber 设计,所以我们还需要了解 Fiber 给 diff 算法带来的影响。

Fiber 机制下节点与树分别采用 FiberNode 与 FiberTree 进行重构。FiberNode 使用了双链表的结构,可以直接找到兄弟节点与子节点,使得整个更新过程可以随时暂停恢复。FiberTree 则是通过 FiberNode 构成的树。

Fiber 机制下,整个更新过程由 current 与 workInProgress 两株树双缓冲完成。当 workInProgress 更新完成后,通过修改 current 相关指针指向的节点,直接抛弃老树,虽然非常简单粗暴,却非常合理。

这些就是 React 中 diff 算法的回答要点,我们再来看看其他框架需要掌握什么。

其他框架

Preact

在众多的 React-like 框架中,Preact 适用范围最广,生命力最强。它以仅 3kb 的小巧特点应用于对体积追求非常极致的场景。也正因为体积受限,Preact 在 diff 算法上做了裁剪。

以下 Preact 的 diff 算法的图示,可以看到它将 diff 分为了三个类型:Fragment、Component 及 DOM Node。

  • Fragment 对应 React 的树比较;

  • Component 对应组件比较,它们在原理上是相通的,所以这里我们不再赘述;

  • 最大的不同在于 DOM Node 这一层,Preact 并没有 Patch 的过程,而是直接更新 DOM 节点属性。

Vue

Vue 2.0 因为使用了 snabbdom,所以整体思路与 React 相同。但在元素对比时,如果新旧两个元素是同一个元素,且没有设置 key 时,snabbdom 在 diff 子元素中会一次性对比旧节点新节点 及它们的首尾元素 四个节点,以及验证列表是否有变化。Vue 3.0 整体变化不大,依然没有引入 Fiber 等设计,也没有时间切片等功能。

答题

在回答有何不同之前,首先需要说明下什么是 diff 算法。

diff 算法是指生成更新补丁的方式,主要应用于虚拟 DOM 树变化后,更新真实 DOM。所以 diff 算法一定存在这样一个过程:触发更新 → 生成补丁 → 应用补丁。

React 的 diff 算法,触发更新的时机主要在 state 变化与 hooks 调用之后。此时触发虚拟 DOM 树变更遍历,采用了深度优先遍历算法。但传统的遍历方式,效率较低。为了优化效率,使用了分治的方式。将单一节点比对转化为了 3 种类型节点的比对,分别是树、组件及元素,以此提升效率。

树比对:由于网页视图中较少有跨层级节点移动,两株虚拟 DOM 树只对同一层次的节点进行比较。

组件比对:如果组件是同一类型,则进行树比对,如果不是,则直接放入到补丁中。

元素比对:主要发生在同层级中,通过标记节点操作生成补丁,节点操作对应真实的 DOM 剪裁操作。

以上是经典的 React diff 算法内容。自 React 16 起,引入了 Fiber 架构。为了使整个更新过程可随时暂停恢复,节点与树分别采用了 FiberNode 与 FiberTree 进行重构。fiberNode 使用了双链表的结构,可以直接找到兄弟节点与子节点。

整个更新过程由 current 与 workInProgress 两株树双缓冲完成。workInProgress 更新完成后,再通过修改 current 相关指针指向新节点。

然后拿 Vue 和 Preact 与 React 的 diff 算法进行对比。

Preact 的 Diff 算法相较于 React,整体设计思路相似,但最底层的元素采用了真实 DOM 对比操作,也没有采用 Fiber 设计。Vue 的 Diff 算法整体也与 React 相似,同样未实现 Fiber 设计。

然后进行横向比较,React 拥有完整的 Diff 算法策略,且拥有随时中断更新的时间切片能力,在大批量节点更新的极端情况下,拥有更友好的交互体验。

Preact 可以在一些对性能要求不高,仅需要渲染框架的简单场景下应用。

Vue 的整体 diff 策略与 React 对齐,虽然缺乏时间切片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 Vue 的性能更差,因为在 Vue 3 初期引入过,后期因为收益不高移除掉了。除了高帧率动画,在 Vue 中其他的场景几乎都可以使用防抖和节流去提高响应性能。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比过程中切忌踩一捧一,容易引发面试官反感。

进阶

学习原理的目的就是应用。那如何根据 React diff 算法原理优化代码呢? 这个问题其实按优化方式逆向回答即可。

根据 diff 算法的设计原则,应尽量避免跨层级节点移动。

通过设置唯一 key 进行优化,尽量减少组件层级深度。因为过深的层级会加深遍历深度,带来性能问题。

设置 shouldComponentUpdate 或者 React.pureComponet 减少 diff 次数。

总结

diff 算法一直在 React 中处于核心的位置,所以本讲讲到的内容,你一定要掌握。如果你有什么问题或者想法,欢迎留言与我互动。

在下一讲,我会为你讲述 React 的渲染流程,下节课见!


[

](https://shenceyun.lagou.com/t/mka)

《大前端高薪训练营》

对标阿里 P7 技术需求 + 每月大厂内推,6 个月助你斩获名企高薪 Offer。点击链接,快来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