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13刷新加载:下拉刷新上拉加载,在Flutter中的实现

你好,欢迎来到第 13 课时,上一课时我们实现了多种列表样式,但是缺乏下拉刷新和上拉加载更多的功能,本课时就来完善这部分的功能。实现下拉刷新和上拉加载更多,需要应用到 RefreshIndicator 组件 ,接下来我们就先了解这个组件的一些作用。

RefreshIndicator

该组件主要的作用是在下拉时实现刷新,具体看下组件参数的一些作用。

dart
RefreshIndicator({
  Key key,
  @required this.child, // 子组件,需要更新的组件列表
  this.displacement = 40.0, // 刷新指示器离顶部的位置
  @required this.onRefresh, // 下拉触发函数,该函数必须是 Future<void>
  this.color, // 设置指示器的颜色
  this.backgroundColor, // 设置指示器的颜色
  this.notificationPredicate = defaultScrollNotificationPredicate, // 检查组件是否需要监听下拉事件
  this.semanticsLabel, // 设置指示器的一个标签名字
  this.semanticsValue, // 加载进度,一般使用百分比
  this.strokeWidth = 2.0 // 指示器的像素大小,默认 2.0
})

了解完 RefreshIndicator 组件,我们再来看下本课时所要实现的一个效果,如图 1 动画所示。

图 1 下拉刷新上拉加载效果

图 1 中的效果包含了下拉刷新,上拉滑动翻页,在翻页到最后一页时,给了一定的提示信息。接下来我们就实现这个功能。

实现原理

前面我介绍到了下拉刷新功能,使用到的是 RefreshIndicator 组件。而上拉加载更多,使用的是上课时 ListView.separated 中的 controller 属性,通过监听上拉动作,来判断是否需要执行下一页翻页。

那么在实现代码前,我们还是需要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因为现在涉及了翻页,因此 API 返回的数据结构不仅仅是数据列表了,需要加上翻页相关的一些参数,具体我们来看下实现方案。

API 增加返回结构

API 的数据结构调整为下面的一个 JSON 格式。

json
{
   "ret" : 0, 
   "message" : "success", 
   "hasMore" : true,
   "lastId" : null,
}
  • ret,表示返回的状态码,0 表示成功。

  • message,返回的提示信息。

  • hasMore,表示是否还有更多,或者说下一页。

  • lastId,翻页标识。

根据如上的结构,我们需要去 Struct 中新建一个 api_ret_info.dart 用来保存所有相关的 api 返回结构,具体代码如下:

dart
import 'package:two_you_friend/util/struct/content_detail.dart';
/// api 拉取content list返回结构
///
/// {
///   "ret" : 0,
///   "message" : "success",
///   "hasMore" : true,
///   "lastId" : null,
/// }
class StructApiContentListRetInfo {
  /// 用户的昵称
  final int ret;
  /// 用户头像信息
  final String message;
  /// 是否还有更多
  final bool hasMore;
  /// 最后一个id
  final String lastId;
  /// 具体的content list
  final List<StructContentDetail> data;
  /// 构造函数
  const StructApiContentListRetInfo(
      this.ret, this.message, this.hasMore, this.lastId, this.data
      );
}

上面代码已经是一个比较常见的 Struct 结构。完成 Struct 代码后,我们再来修改 API 文件,将接口返回的类型从原来的 List 修改为 StructApiContentListRetInfo ,其次在函数中增加参数,用来判断是否为下一页,具体代码实现如下:

dart
/// 拉取用户内容推荐帖子列表
StructApiContentListRetInfo getRecommendList([lastId = null]) {
  if(lastId != null) {
    List<StructContentDetail> dataList = [
      StructContentDetail(),
      ...
    ];
    return StructApiContentListRetInfo(
      0,
      'success',
      false,
      '2001',
      dataList
    );
  } else {
    List<StructContentDetail> dataList =  [
      StructContentDetail(),
      ...
    ];
    return StructApiContentListRetInfo(
        0,
        'success',
        true,
        '1010',
        dataList
    );
  }
}

代码第 2 行修改了 API 接口返回的数据类型为 StructApiContentListRetInfo 。代码第 3 行,判断是否为下一页,如果是则返回下一页的数据,如果不是则返回第一页数据。最后返回的数据结构都是使用 StructApiContentListRetInfo 进行封装处理。

完成上面前期准备后,我们再来修改核心主页面的一个逻辑处理,分为下拉刷新和上拉加载更多两部分。Two You APP 的首页会以内容+缩略图的展示方式,本课时也只从这部分来介绍。

新增状态

为了实现该功能,我们需要新增以下几个状态变量:

dart
/// 首页推荐贴子列表
List<StructContentDetail> contentList;
/// 列表事件监听
ScrollController scrollController = ScrollController();
/// 是否存在下一页
bool hasMore;
/// 页面是否正在加载
bool isLoading;
/// 最后一个数据 ID
String lastId;
  • contentList,我们已经介绍过,是保存当前需要的列表元素;

  • scrollController,用来监听列表事件,主要是判断上拉加载更多功能;

  • hasMore,标记是否还存在下一页;

  • isLoading,用于标识页面是否正在加载中;

  • lastId,记录最后一条数据的 ID,用于翻页。

首次加载和下拉刷新

首次加载和下拉刷新本质上是一样的作用,因此我们将两个功能合并为一个函数 setFirstPage ,先来看下这个函数的实现。

dart
/// 处理首次拉取和刷新数据获取动作
void setFirstPage() {
  StructApiContentListRetInfo retInfo =
    ApiContentIndex().getRecommendList();
  setState(() {
    contentList = retInfo.data;
    hasMore = retInfo.hasMore;
    isLoading = false;
    lastId = retInfo.lastId;
  });
}

在上述代码中,首先获取 API 返回数据,然后将返回的数据初始化相应的状态属性。实现完 setFirstPage ,我们再补充调用该函数的两个逻辑,initState 和 onRefresh ,代码如下:

dart
/// 处理刷新操作
Future onRefresh() {
  return Future.delayed(Duration(seconds: 1), () {
    setFirstPage();
  });
}
@override
void initState() {
  super.initState();
  /// 拉取首页接口数据
  setFirstPage();
}

完成以上两部分后,我们使用刚刚介绍的 RefreshIndicator 来实现下拉刷新,修改 build 逻辑,代码如下:

dart
@override
Widget build(BuildContext context) {
  return RefreshIndicator(
    onRefresh: onRefresh, // 调用刷新事件
    child: ListView.separated(
      scrollDirection: Axis.vertical,
      shrinkWrap: true,
      itemCount: contentList.length,
      itemBuilder: (BuildContext context, int position) {
        return ArticleCard(articleInfo: contentList[position]);
      },
      separatorBuilder: (context, index) {
        return Divider(
          height: .5,
          //indent: 75,
          color: Color(0xFFDDDDDD),
        );
      },
    ),
  );
}

在上面代码的第 3 行,使用到了 RefreshIndicator 组件,在第 4 行设置 onRefresh 调用 onRefresh 函数,这样就完成了下拉刷新功能。

上拉加载更多

上拉加载更多使用到 ListView.separated 的 controller 属性功能,在 initState 中,我们首先要设置该滑动的监听事件,代码如下:

dart
@override
void initState() {
  super.initState();
  /// 拉取首页接口数据
  setFirstPage();
  /// 监听上滑事件,活动加载更多
  this.scrollController.addListener(() {
    if(!hasMore){
      return;
    }
    if (
    !isLoading &&
        scrollController.position.pixels >=
            scrollController.position.maxScrollExtent
    ) {
      isLoading = true;
      loadMoreData();
    }
  });
}

上述代码的第 8 行到第 22 行,先判断是否还有更多内容,如果没有则下拉不处理任何事件,如果有更多内容,并且界面内容没有在加载中,则处理内容加载。第 13 行中的 isLoading 目的就是避免上一次内容未加载完,又继续请求触发。第 14 行作用是判断当前滚动位置是否大于等于最大滚动长度,大于则表示需要加载更多。触发加载时,首选需要将 isLoading 修改为 true,这里可以不用 setState ,避免因为使用 setState 而引发 build 逻辑。最后调用 loadMoreData 方法,我们来看下该方法的实现。

dart
/// 加载下一页
void loadMoreData() {
  StructApiContentListRetInfo retInfo =
    ApiContentIndex().getRecommendList(lastId);
  List<StructContentDetail> newList = retInfo.data;
  setState(() {
    isLoading = false;
    hasMore = retInfo.hasMore;
    contentList.addAll(newList);
  });
}

代码第 4 到第 6 行还是拉取 API 接口数据,获取到接口返回后,再使用 setState 来更新状态变量 contentList ,从而触发界面 build 。

以上就完成了下拉刷新和上拉加载更多,但是这里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网络较慢的情况下,如何处理一些加载动作,或者在接口出错的情况下,如何友好地提示用户。下面我们就来完成这部分的一个简单优化。

功能优化

在 App 运行中,都没办法 100% 保证正确性,因此需要考虑到,在接口访问较慢或者接口报错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友好地提示用户。这里我们可以在接口报错或者其他异常时,显示通用报错组件。在接口请求较慢,或者加载到最后一页时,可以设计一个通用的 loading 组件来优化这部分体验。接下来我们就来实现这两个通用的组件。

增加错误处理

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比较通用的错误提示组件,该组件因为是一个通用组件,所以在 widgets/common 文件夹下创建 error.dart 。创建该组件的一些外部参数,代码如下:

dart
/// 具体的错误码
final String errorCode;
/// 可点击的回调函数
final Function action;
/// 默认构造函数
const CommonError({Key key, this.errorCode, this.action})
    :super(key: key);
/// 返回提示信息
static const errorMapping = {
  'server_error' : '服务器响应错误',
  'error' : '系统异常',
  'default' : '服务异常'
};

主要看下 build 逻辑,build 中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解析页面跳转的数据,代码如下:

dart
String newErrorCode = errorCode;
Function newAction = action;
// 获取来自接口 router 跳转参数
if (ModalRoute.of(context).settings.arguments != null) {
  Map dataInfo =
  JsonConfig.objectToMap(ModalRoute.of(context).settings.arguments);
  if(dataInfo['errorCode'] != null) {
    newErrorCode = dataInfo['errorCode'] as String;
  }
  if(dataInfo['action'] != null) {
    newAction = dataInfo['action'] as Function;
  }
}
// 判断是否存在,不存在使用默认提示
if(errorMapping[newErrorCode] == null) {
  newErrorCode = 'default';
}

上述代码中的第 4 到 13 行主要是为了处理有些来自 router 跳转的参数,router 跳转的参数是通过 ModalRoute.of(context).settings.arguments 方法来获取,这点在第 10 课时已经讲解过。第 15 行则是避免没有匹配到任何错误提示,给一个默认数据。

以上是参数处理部分,接下来我们看下组件部分代码。

dart
return new Scaffold(
  body: Container(
    alignment: Alignment.center,
    child: Column(
      mainAxisAlignment: MainAxisAlignment.center,
      children: <Widget>[
        Text('${errorMapping[newErrorCode]}'),
        RaisedButton(
          color: Colors.lightBlueAccent,
          highlightColor: Colors.lightBlueAccent[700],
          colorBrightness: Brightness.dark,
          splashColor: Colors.lightBlueAccent,
          child: Icon(Icons.refresh),
          shape:RoundedRectangleBorder(
              borderRadius: BorderRadius.circular(20.0)
          ),
          onPressed: () {
            if(newAction != null) {
              newAction(); // 处理重试
            }
          },
        ),
      ],
    ),
  ),
);

上面代码使用了按钮组件 RaisedButton ,这和我们之前所使用的 FaltButton 功能相似,都是一个操作按钮,点击触发效果的功能。不过两者在界面上有一定区别,前者是凸起的按钮,后者是扁平的按钮。为了能够让用户手动重试,我们按钮增加了 onPressed 属性,该属性在点击后会触发 newAction 函数的执行。

接下来我们看下主页面是如何来调用的。首先在接口失败后,需要将一个状态变量 error 设置为 true ,其次在 build 前进行该字段的判断,当为 true 时,则显示错误页面,具体代码如下。

dart
/// 处理首次拉取和刷新数据获取动作
void setFirstPage() {
  StructApiContentListRetInfo retInfo =
  ApiContentIndex().getRecommendList();
  setState(() {
    if(retInfo.ret != 0){ // 判断返回是否正确
      error = true;
      return;
    }
    error = false;
    contentList = retInfo.data;
    hasMore = retInfo.hasMore;
    isLoading = false;
    lastId = retInfo.lastId;
  });
}

上述代码和前面介绍的 setFirstPage 的共同点是对接口进行了返回判断,报错则直接设置 error 状态即可。

dart
@override
Widget build(BuildContext context) {
  if(error){
    return CommonError(action: this.setFirstPage);
  }

build 部分代码我们只看前三行即可,当接口报错,则直接返回错误组件,并且传入重试函数

setFirstPage 。以上就完成了对错误的体验优化,这部分也可以使用弹窗提示模式。

增加 loading 效果

这里和上面错误处理一样,我们先还是创建一个通用的 loading 组件。在 widgets/common 下创建 loading.dart 文件。loading 组件会有三种状态:加载中、上拉加载提示、加载完成。将以上三种状态分别设计为三个小组件,我们主要看下核心组件的代码:

dart
/// 自行展示,load more还是已加载完成
class CommonLoadingButton extends StatelessWidget {
  /// 加载状态
  final bool loadingState;
  /// 是否有更多
  final bool hasMore;
  /// 默认构造函数
  const CommonLoadingButton({Key key, this.loadingState, this.hasMore}) :
        super(key: key);
  @override
  Widget build(BuildContext context) {
    if(!this.hasMore) {
      return NoMore();
    }
    if(this.loadingState) {
      return Loading();
    } else {
      return LoadingStatic();
    }
  }
}

上述代码第 14 行判断是否存在更多,没有则显示 NoMore 组件,再根据 loadingState 判断是显示加载中还是显示上拉加载提示。

最后我们再来看下在 build 逻辑中是如何应用该组件的,代码如下:

dart
Widget build(BuildContext context) {
  if(error){
    return CommonError(action: this.setFirstPage);
  }
  return RefreshIndicator(
    onRefresh: onRefresh, // 调用刷新事件
    child: ListView.separated(
      scrollDirection: Axis.vertical,
      controller: scrollController,
      shrinkWrap: true,
      itemCount: contentList.length + 1,
      itemBuilder: (BuildContext context, int position) {
        if(position < this.contentList.length) {
          return ArticleCard(articleInfo: contentList[position]);
        }
        return CommonLoadingButton(
            loadingState: isLoading, hasMore: hasMore
        );
      },
      separatorBuilder: (context, index) {
        return Divider(
          height: .5,
          //indent: 75,
          color: Color(0xFFDDDDDD),
        );
      },
    ),
  );
}

上述代码中的第 11 行,需要将原来的列表数量增加一个,主要是预留给 loading 组件,其次在第 13 行判断是否大于当前列表元素,小于则 build 贴子组件,大于等于则显示 loading 组件。

以上就完成了错误处理和 loading 效果的优化,这两个功能也是通用组件,后续也会被使用到其他页面逻辑中。

总结

本课时介绍了刷新组件 RefreshIndicator 的一些基础属性,其次实践开发了下拉刷新和上拉加载更多功能,最后在页面基础上增加了一些优化体验的功能。学完本课时要掌握下拉刷新和上拉加载的知识,并且能够实践应用,其次需要了解通用组件的设计方法。

下一课时我们将在 App 基础上完成个人页面,并且在个人页面增加红点提醒功能,丰富 App 整体功能。

点击此链接查看本课时源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