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earance
16黑科技:详解预请求、预加载及预渲染机制
前面好几讲我介绍过怎么进行首屏时间优化,但其实在性能影响因素里,后端接口的耗时也不可忽略。
以某电商 App 列表页为例,后端接口返回数据需要 200ms,参考首屏秒开的标准,它就占了 20% 的时间。在以前我一直采用的是缓存或者静态化的方案去解决,能不请求实时数据就不请求,用历史数据去代替。
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机票和酒店相关的业务,因为它们的价格和库存会实时变化,如果页面打开时间长(首屏时间过长),用户会担心买不到合适的机票,转而离开去往竞品购买(机票和酒店类产品的留存率很低,用户忠诚度有限)。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必须实时拉取后端接口,做到极致秒开。但具体怎么解决呢?我一直没想好,直到 19 年才有了解决方案。
那就是采用预请求、预加载和预渲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所谓预请求,就是对后端请求参数的事先拼装,预加载是指对后端数据接口的提前加载,预渲染则是对要渲染页面预先进行渲染。接下来我就为你详细介绍下它们,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预请求
想要通过拉取后端接口来降低首屏时间,我们需要先实现接口的预加载。而实现它要先解决预请求的逻辑,也就是统一拼装请求参数的逻辑。
具体怎么进行统一拼参呢?这就涉及前端正常的数据请求过程了。
以机票业务为例,我们进入列表页后,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后,比如从北京到深圳,选择日期为 2021-06-06,前端应用通过解析页面 URL 路径,拿到所需的一些参数(如 from=shanghai&to=beijing&date=20210606),然后调用 Native 的 schema 进入参数解析环节,找到 Native 对应的协议和参数(如://search?terminal=app),然后再通过参数初始化,拼装成对应的参数(如://search?terminal=app&from=shanghai&to=beijing&date=20210606)。
如果预请求走上述流程的话,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没有预请求的页面 URL 参数,也没法通过 Native 获取到。这需要自己根据逻辑拼装,所以往往会单独做出一套流程,结果就是不但容易出错,还会因为需要用类似两份代码去实现这个功能,反过来拉长页面的首屏时间。所以,我们使用了同样的流程,将预请求封装成preReq 功能,把所有的功能都包括起来,用同一份代码实现。
在做完这个统一拼参逻辑后,预请求实现起来就容易了。具体来说,如果你已经使用了 Native 统一请求,直接走客户端逻辑发送即可。如果还没有走 Native 统一请求,
我们可以借助Axios 库函数来完成。
第一步,我们需要封装一下 Axios 库函数,在 post 和 get 之前,通过添加一个钩子函数 BeforeFetch,对 URL 参数进行解析和 Native 参数补全。
第二步,业务侧使用与请求时,因为 Axios 库是整体打包引入的,所以使用时,可以直接使用 Axios.fetch 方法来实现预请求功能。
预加载
在完成预请求参数拼装之后,紧接着就是预加载逻辑了。首先是要把握预加载的时机。以机票列表页为例,我们需要判断用户操作的特定路径。如果用户操作命中了这个特定路径,就会做预加载,去请求列表页的接口。
这个路径是我们和后端的一个约定,有具体的编号,比如用户"进入首页"编号是 0,"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操作路径是 1,"输入日期"操作路径是 2,"切换关键词"是 3,点击"我的位置"是 4。
后端在用户进入列表页时,以接口的方式返回一个操作路径的数组,当用户的操作路径命中这个数组后,比如 [1,2,3],意思是用户从首页进入,选择了出发地和目的地,并且输入了日期,接下来开始进行预加载。
当用户点击"开始搜索"后,前端应用就会去判断有没有预加载下级页面(搜索页面)的接口,是否有搜索页的预加载数据,而且这个数据又没有过期,就直接跳转下级页;如果没有可用的预加载数据,此时我们进行一次搜索页的预加载,减少从列表页到搜索页的跳转时间和搜索页的初始化时间。
预加载是怎么实现的呢?如果 Native 已经提供这个功能,我们直接使用 Native 的预加载接口即可。反之,我们还是需要扩展 Axios 库函数来实现。
具体来说,在 Axios 进行数据请求后,封装一个 afterFetch 的钩子方法,负责将加载完成的数据存储到本地,供下一个路由使用。这就完成了预加载。当业务侧使用时,先在 aftereFetch 钩子里面定义好取到数据后做什么,然后直接使用 fetch 方法即可。
比如手机列表页,有一个场景是提前获取下一页的数据做排版,数据预加载完成后,在 afterFetch 里面就会将这些数据存储到内存中。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预加载,也要做好缓存处理。 我们要先在内存里面 check 一下是否存在之前预加载的数据。有的话,直接用预加载数据,做后续操作,如果没有,就继续走预加载逻辑,然后设置缓存数据。
预渲染
预渲染是指在用户访问这个页面之前,完成页面渲染的准备。还是以机票列表页为例,比如说用户命中特定路径的时候,前端进行判断并会把搜索结果页先渲染出来,只不过在列表页可视区域下方,用户是不可见的。
当用户点击开始搜索时,前端会去 check,如果已经有了预渲染的页面,只需要把页面显示出来的操作, push 到顶层即可。这样就省去了初始化页面、请求数据和渲染的时间。
具体怎么实现呢?这就需要用到 "客户端"渲染技术了。你看我在这里加了个引号,其实就是说,它有别于 CSR,而是 NSR(Native side rendering,客户端渲染),即通过客户端(Native 侧)进行页面结构拼接,进而实现页面渲染的处理技术。具体见下图所示。
NSR 优化时,需要离线包提供模板等资源(如 HTML、JS、CSS ),预加载提供数据,把页面作为数据经过模板函数变化后产生的结果,然后通过 v8 引擎在客户端渲染出来。
NSR 是怎么实现的呢?
首先是模板和数据的准备,用户点击页面链接进入后,这个页面的所有资源是准备好的。具体可以使用前面几讲提到的离线包,以及预请求和预加载方案来做。
其次,由于页面是动态的而 URL 是静态的,需要实现一种页面与模版的映射机制,一般为多对一,这个机制有助于 Native 快速定位到所需模版。
最后,在 Native 侧实现一种类似前文 SSR 方案的 Native 本地渲染服务。
实现完 NSR 之后,业务就可以使用预渲染功能了。在使用时,前端代码不需要做什么改动,业务侧前端工程师接入 NSR,把后置流程准备好就可以了。所谓的后置流程,就是指渲染好下级页面后放置在可视区域之外。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个点是,NSR 是在端内渲染的场景,如果是端外怎么办呢?端外就是纯前端的渲染了,下面以我曾经做过的一个案例和你介绍下。
当时,公司有个文档内容展现平台,在对文档进行展现时,需要用到虚拟页,即要展示的文档的页码会根据页面内容动态变化,比如在电脑上是展示 1000 字/页,到手机上变成了 120 字/页。这样同一篇文档,在不同平台上显示,需要切割分页,但该操作需要一定的时间。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当展示第 1 页的时候,就预先渲染第 3 页的内容。具体怎么实现呢?我们是这么做的,在展示第 T 页的时候,在可视范围之外,做 T+2 页的数据切割,切割完进行渲染,渲染完成后放在原地,等点击第 T+2 页时,移动回来。
预渲染,有时会遇到内存问题,我们可以精简预渲染的内容,比如一些图片资源,可以延后获取。
小结
好了,以上就是预请求、预加载及预渲染相关的内容。在实际当中,你可能会遇到预加载和预渲染需要降级的问题,比如没有拿到数据的兜底兼容流程,可以继续使用 CSR,同时如果在端外无法使用离线包,则使用 SSR 是一种很好的替代方案。
下面为你留一个思考题:
预请求、预加载和预渲染,你在哪些业务场景中可以用到?
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交流,下一讲我讲介绍百度、阿里云、美团性能方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