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earance
08SQL注入:漏洞的检测与防御
上一讲我介绍了 SQL 注入中的二次注入,二次注入是由于第一次带入参数时做了安全转义,但开发人员在二次使用时并没有做转义,导致第二次使用时产生了注入。前两讲中我介绍了 SQL 注入的方法,这一讲我会讲接如何检测和防御 SQL 注入。
自动化检测 SQL 注入
如果开发者想尽早地发现 SQL 注入的问题,就需要主动对自己写的程序做一些安全检测。现在,让我来带你了解如何自动化地检测 SQL 注入漏洞。
目前检测 Web 漏洞的方式共有 3 种:SAST(静态应用安全测试)、DAST(动态应用安全测试)和 IAST(交互式应用安全测试)。
SAST(静态应用安全测试)
SAST(Static Application Security Testing,静态应用程序安全测试)是通过分应用程序源代码以提早发现安全漏洞,也包括二进制文件的静态逆向分析。在产品形式上,主要体现为代码审计系统等。
SAST 的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 1:SAST 工作流程
PHP 代码的商业 SAST 产品有 RIPS、CheckMax 等,其中以 RIPS 审计能力最强,我还没见过比它更优秀的 PHP 代码审计产品。RIPS 早期有开源的社区版,后来走商业化路线,今年已经被 SonarSource 收购,联合其他语言的代码审计功能打包出售。
图 2:RIPS
SAST 分析比较全面,漏洞发现率高,哪怕是当前未能执行到的代码,也可能被发现到漏洞,但是对于它最大的挑战是如何降低误报率。
代码审计本质上是在误报率与发现率之间相互协调,直到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找到一个平衡的过程。如果发现率很高,但其中包含过多的误报,告警量多到无法运营的程度,那也等同于没发现。就像外面反馈一个网站存在漏洞,在排查代码审计系统之前的审计结果时,发现有过告警,但由于同一时期的告警量太多导致无法及时跟进,发现了却未修复,就和没发现一样。
现在企业基本采用多种方式结合来测试,而不是单一地采用 SAST 方法。
DAST(动态应用安全测试)
DAST(Dynamic Application Security Testing,动态应用程序安全测试)是对应用程序进行黑盒分析,通常在测试或运行阶段分析应用程序的动态运行状态,通过模拟黑客行为对应用程序进行动态攻击,分析应用程序的反应,从而确定是否存在漏洞。
DAST 的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 3:DAST 工作流程
DAST 在产品形式上主要体现为漏洞扫描器,著名的商业产品有 Acunetix Web Vulnerability Scanner(AWVS,不过近来的版本误报很多)、AppScan,还有国内长亭在 GitHub 上放出的 xray,这些都是许多"白帽子"喜欢用的扫描器。
图 4:AWVS
DAST 通过动态发送 payload 来测试漏洞,所以准确率相对较高,而且检测出来后就直接有现成的 PoC(Proof of Concept,概念验证)可以验证。但如果有些代码未执行,就无法发现。因此,跟 SAST 结合使用是最好的方式。
IAST(交互式应用安全测试)
IAST(Interactive Application Security Testing,交互式应用安全测试)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应用安全测试新技术,曾被 Gartner 咨询公司列为网络安全领域的 Top 10 技术之一。IAST 融合了 DAST 和 SAST 的优势,漏洞检出率极高、误报率极低,同时可以定位到 API 接口和代码片段。
IAST 主要有代理和插桩两种模式,其他的 VPN 或流量镜像都是类似代理的流量采集方式。IAST 代理与插桩的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 5:IAST 工作流程
以往的 DAST 漏洞扫描时,如果爬虫不到位、URL 收集不全就无法扫描到,IAST 的流量采集可以解决此类问题。同时,IAST 会借助 Hook 收集应用执行信息,比如 SQL 语句的执行函数。通过检查真正执行的语句,判断其是否包含攻击性或专用测试标记的 payload,IAST 可以非常精确地识别出漏洞。
比较著名的 IAST 产品有百度的 OpenRASP-IAST,它是在 OpenRASP 的基础上引入了 DAST 扫描器,组合成完整的 IAST。除此之外,AWVS AcuSensor 和 AppScan 也都引入 IAST 技术,支持在服务端部署 Agent 去监控程序并采集信息,再提供给扫描器进行进一步的扫描。
图 6:OpenRASP-IAST
既然聊到 RASP,我就顺便说一下 RASP 与 IAST 的区别。
RASP(Runtime Application Self-Protection)是一项运行时应用程序自我保护的安全技术,通过搜集和分析应用运行时的相关信息来检测和阻止针对应用本身的攻击。RASP 和 IAST 使用相同的 Agent 技术,不同之处在于 RASP 更偏向于拦截防御,而 IAST 更偏向于安全测试,若将 RASP 结合 DAST 共用的话,就可以达到 IAST 的效果了。
防御 SQL 注入
我们检测到 SQL 注入漏洞,或者外部报告过来,那么又该如何修复漏洞,防止被 SQL 注入攻击呢?通常防御 SQL 注入的方法有白名单、参数化查询、WAF、RASP 等方法,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
白名单
如果请求参数有特定值的约束,比如参数是固定整数值,那么就只允许接收整数;还有就是常量值限制,比如特定的字符串、整数值等。这个时候,最好采用白名单的方式。我并不建议使用黑名单的方式,比如过滤单引号、SQL 关键词,虽然有部分效果,但在某些场景下仍会被如整数型注入、二次注入、新增的 SQL 关键词等方式绕过。
参数化查询
参数化查询是预编译 SQL 语句的一种处理方式,所以也叫预编译查询,它可以将输入数据插入到 SQL 语句中的"参数"(即变量)中,防止数据被当作 SQL 语句执行,从而防止 SQL 注入漏洞的产生。
比如在下列语句中,设置 $pwd 变量值为 1 and 1=1 时:
sql
select password from users where id=1;
一般情况下,SQL 语句都会经过 SQL 解析器编译并执行,这意味着 and 语句也会被编译执行,造成 SQL 注入。
开启参数化查询时,原 SQL 语言会先进行预编译处理,为用户输入的每个参数预留占位符,将编译结果缓存起来。当用户输入恶意构造的 and 语句时,不做编译处理,按原语句模板将输入值带入到对应的占位符中,此处即 id 参数,也就是说 1 and 1=1 仅为参数值带入,不作为 SQL 语句编译,那么 and 语句就不会被执行,从而防止 SQL 注入。
不同的开发平台和数据库会有不同的参数化查询方式,本讲主要以 PHP+MySQL 环境为例,有 mysqli 和 PDO(PHP 数据对象)两种扩展使用方式。这里推荐使用 PDO 扩展,因为它与关系数据库类型无关,无论是使用 MySQL,还是 SQL Server、Oracle。
下面是使用 PDO 扩展实现参数化查询的示例代码,通过创建 PDO 对象,直接调用其方法 prepare 和 bindParam 就可以实现预编译处理,将用户输入数据绑定到特定参数,避免输入数据被当作 SQL 关键词来解析。
php
$pdo = new PDO("mysql:host=localhost;dbname=database", "dbusername", "dbpassword");
$query =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name = :username) and (password = :password)";
$statement = $pdo->prepare($query, array(PDO::ATTR_CURSOR => PDO::CURSOR_FWDONLY));
$statement->bindParam(":username", $username, PDO::PARAM_STR, 10);
$statement->bindParam(":password", $password, PDO::PARAM_STR, 12);
$statement->execute();
$statement->closeCursor();
$pdo = null;
在使用参数化查询时应注意以下 3 点:
在每个数据库查询中都使用参数化查询,避免被二次注入;
插入查询中的每一个输入参数都应进行参数化查询,避免部分参数被注入;
参数名不能使用指定查询中的表和字段名,避免被误操作。
WAF
WAF(Web 防火墙)能够抵挡住大部分的攻击,几乎是当前各网站必备的安全产品。但它也不是无懈可击的,难免会被绕过。不过安全本身就是为了不断提高攻击成本而设立的,并不是为了完全、绝对地解决入侵问题。这也是很难实现的。
业界主流的 WAF 产品,可以参考 Garnet 的魔力象限。下面是 2019 年的 Web 应用防火墙魔力象限:
图 7:Web 应用防火墙魔力象限
领导者产品是 Imperva 和 Akamai,但这两款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高。国内的产品只有阿里云入榜了。其他国内常用产品有腾讯云、长亭雷池、华为云。结合云平台服务能力直接部署 WAF 是最简便的方式。基于此前个人的 WAF 测试,我心目中的国内 WAF 产品排名如下:
java
阿里云 WAF > 腾讯云 WAF > 华为云 WAF > 长亭雷池
RASP
前面已经介绍过 RASP,以及它与 IAST 的区别。RASP 技术是当前安全防御技术领域的一大趋势,很多国内厂商都在做,联合 IAST 一块,毕竟核心技术是共用的。
WAF 无法感知应用程序的上下文,也无法输出漏洞攻击链,对定位漏洞代码的帮助也相当有限。RASP 不用考虑网络请求中的各种复杂的数据处理过程,只需要在对应的漏洞触发函数进行 Hook 插桩检测等操作,同时 RASP 能够给出漏洞触发的程序上下文,帮助开发人员和安全人员快速定位漏洞代码,并实现漏洞的检测、告警和阻断。
RASP 与 WAF 是互补的两种技术实现,而非以新换旧。利用 RASP 对 WAF 进行有效的补充,可以构建更加完善的安全防御体系。
总结
关于 SQL 注入漏洞的相关知识,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花了 3 讲来学习 SQL 注入的技术以及如何检测和防御 SQL 注入。这里我主要介绍了一些检测与防御 SQL 注入的方法,供企业开发者参考。对于个人,你也可以通过购买 WAF 来防止自己的网站被入侵。
国内的各大云平台上都已经集成 WAF 服务,可以一键部署使用,十分方便。如果你有自己的云服务器,可以建个 sqlilab 靶场,用 sqlmap 去利用漏洞,然后对比开启 WAF 前后的变化,这可以帮你更好地理解 SQL 注入漏洞。
关于 SQL 注入漏洞的检测与防御,你认为还有哪些其他方法呢?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下一讲,我将带你了解 CSRF(跨站伪造请求)漏洞的相关原理,到时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