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earance
05如何基于JMeterAPI开发性能测试平台?
上一讲我带你学习了 JMeter 二次开发,通过对 JMeter 提供的接口或者抽象类方法重写可以自定义所需要的 JMeter 插件。这一讲我将带你了解如何开发一个性能测试平台。
目前测试界比较热门的一个方向就是开发测试平台,平台级别的性能测试能减少重复劳动、提升效率,也方便统一管理,自然受到了市场的欢迎,测试平台开发能力也成了资深测试人员的必备技能之一。
本专栏,我们应用的主要性能测试工具是 JMeter,那开发性能测试平台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呢?我认为需要以下能力:
具备较好的 Java 开发能力,JMeter 本身是 Java 开发,提供了较多的接口,所以使用 Java 开发具备天然的优势;
平台主要通过 Web 网页展示,需要具备较好的前端开发能力,目前 Vue 是比较流行的前端框架;
熟悉 JMeter 源码结构,尤其是 JMeter 提供的相关 API。
构建性能测试平台的必要性
为什么我会如此推荐你去开发性能测试平台呢?回想一下你在工作中是否遇到过以下场景:
B 同学如果需要 A 同学写完的脚本,A 只能单独发给 B,如果 A 的脚本有变化,不能实时同步到 B,而且发送的过程也存在沟通成本和时间差;
测试执行后,需要将测试结果同步给开发者,很多测试都是手动截图,不仅方式原始而且还会存在信息缺失的情况;
结果追溯时,我们需要找一些历史数据却发现并没有存档或共享。
这些场景使我们的性能测试平台具有了更多现实意义,我们希望有一个可以协作共享 ,并能够追溯历史数据的性能测试平台。基于这点我梳理了性能测试平台的基础功能,如下图所示:
图 1:性能测试平台基础功能
目前市面上的性能测试平台大多是基于 JMeter 提供的 API 开发的,核心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 2:性能测试平台开发核心流程
接下来我们根据这 4 个阶段来学习如何使用 JMeter 的 API 实现性能测试。
环境初始化
JMeter API 在执行过程中,首先会读取 JMeter 软件安装目录文件下配置文件里的属性,所以我们要通过 JMeter API 读取指定的 JMeter 主配置文件的目录以及 JMeter 的安装目录;此外,我们还需要初始化 JMeter API 运行的语言环境 (默认是英语)和资源。以上便是 JMeter API 做初始化的目的。
其中环境初始化主要包括以下 2 个步骤:
通过 JMeterUtils.loadJMeterProperties 加载安装目录的 JMeter 主配置文件 JMeter.properties,然后把 jmeter.properties 中的所有属性赋值给 JMeterUtils 对象,以便在脚本运行时可以获取所需的配置;
设置 JMeter 的安装目录,JMeter API 会根据我们指定的目录加载脚本运行时需要的配置,例如 saveservice.properties 配置文件中的所有配置。
参考代码如下:
java
JMeterUtils.loadJMeterProperties("C:/Program Files/JMeter/bin/jmeter.properties");
JMeterUtils.setJMeterHome("C:/Program Files/JMeter");
JMeterUtils.initLocale();
这样一来,我们就实现了环境初始化,代码中的目录可以根据自己实际的目录设置。
脚本加载
脚本加载可以构建 HashTree,然后把构建的 HashTree 转成 JMeter 可执行的测试计划,进而执行测试用例。HashTree 是 JMeter API 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数据结构,在 JMeter API 中,HashTree 有 2 种构建方式,分别是本地脚本加载 和创建脚本文件。
先来说本地脚本加载的方式。用 JMeter 客户端手动生成 jmx 脚本文件后,我们可以通过 SaveService.loadTree 解析本地的 jmx 文件来运行脚本,核心步骤如下:
java
//加载本地 jmx 脚本
HashTree jmxTree = SaveService.loadTree(file);
由于本地脚本是 JMeter 客户端手动生成的,所以这里只需要做读取文件操作即可,loadTree 会把 jmx 文件转成内存对象,并返回内存对象中生成的 HashTree。
那创建脚本文件是怎么做的呢?它是通过 API 构建测试计划,然后再保存为 JMeter 的 jmx 文件格式。核心步骤如下图所示:
图 3:脚本文件创建步骤
该方式需要自己构建 HashTree,我们可以参考 JMeter 客户端生成的 jmx 文件。
通过观察 jmx 文件我们可以知道需要构建的 jmx 结构,最外层是 TestPlan,TestPlan 是 HashTree 结构,包含 ThreadGroup(线程组)、HTTPSamplerProxy、LoopController(可选)、ResultCollector(结果收集)等节点。
接下来我将讲解 JMeter API 创建脚本文件的 6 个步骤,这 6 个步骤也是我们通过 JMeter 客户端创建脚本最常用的步骤,它们依次是创建测试计划、创建 ThreadGroup、创建循环控制器、创建 Sampler、创建结果收集器以及构建 tree,生成 jmx 脚本。
(1)创建测试计划
先生成一个 testplan,之后所有的测试活动都在 testplan 下面进行。代码如下:
java
try {
TestPlan testPlan = new TestPlan("创建 JMeter 测试脚本");
testPlan.setProperty(TestElement.TEST_CLASS, TestPlan.class.getName());
testPlan.setProperty(TestElement.GUI_CLASS, TestPlanGui.class.getName());
testPlan.setUserDefinedVariables((Arguments) new ArgumentsPanel().createTestElement());
通过以上代码,我们生成了 testplan。
(2)创建 ThreadGroup
ThreadGroup 是我们平时使用的线程组插件,它可以模拟并发用户数,一个线程通常认为是模拟一个用户。代码如下:
java
ThreadGroup threadGroup = new ThreadGroup();
threadGroup.setName("Example Thread Group");
threadGroup.setNumThreads(1);
threadGroup.setRampUp(1);
threadGroup.setSamplerController(loopController);
threadGroup.setProperty(TestElement.TEST_CLASS, ThreadGroup.class.getName());
threadGroup.setProperty(TestElement.GUI_CLASS, ThreadGroupGui.class.getName());
以上是我们使用 JMeter API 创建 ThreadGroup 的代码,它实现了我们线程数的设置,如启动设置等。
(3)创建循环控制器
这一步是一个可选项。我们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可以选择多线程的循环或者按时间段进行。创建循环控制器是为了模拟一个用户多次进行同样操作的行为,不创建循环控制器则默认是只执行一次操作。循环控制器创建的代码如下:
java
LoopController loopController = new LoopController();
//设置循环次数,1 代表循环 1 次
loopController.setLoops(1);
loopController.setFirst(true);
loopController.setProperty(TestElement.TEST_CLASS, LoopController.class.getName());
loopController.setProperty(TestElement.GUI_CLASS, LoopControlPanel.class.getName());
loopController.initialize()
(4)创建 Sampler
这一步来创建我们的实际请求,也是我们 JMeter 真正要执行的内容。以 HttpSampler 为例,创建 HttpSampler 是为了设置请求相关的一些信息,JMeter API 执行脚本的时候就可以根据我们设置的一些信息(比如请求地址、端口号、请求方式等)发送 HTTP 请求。
java
// 2.创建一个 HTTP Sampler - 打开 本地一个模拟地址
HTTPSamplerProxy httpSamplerProxy = new HTTPSamplerProxy();
httpSamplerProxy.setDomain("127.0.0.1:8080/index");
httpSamplerProxy.setPort(80);
httpSamplerProxy.setPath("/");
httpSamplerProxy.setMethod("GET");
httpSamplerProxy.setName("Open ip");
httpSamplerProxy.setProperty(TestElement.TEST_CLASS, HTTPSamplerProxy.class.getName());
httpSamplerProxy.setProperty(TestElement.GUI_CLASS, HttpTestSampleGui.class.getName());
以上按照一个 HTTP 的请求方式设置了 IP、端口等。
(5)创建结果收集器
结果收集器可以保存每次 Sampler 操作完成之后的结果的相关数据,例如,每次接口请求返回的状态、服务器响应的数据。
我们可以根据结果数据做一些性能指标计算返回给前端,如果在这里创建了结果收集器,那第 4 个阶段"结果收集"中就不用再创建了。创建代码如下:
java
ResultCollector resultCollector = new ResultCollector();
resultCollector.setName(ResultCollector.class.getName());
(6)构建 tree,生成 jmx 脚本
以上第 2 步到第 5 步其实都是创建了一个 HashTree 的节点,就像我们用准备好的零件去拼装一辆赛车。我们把创建的这 4 个节点都添加到一个新建的子 HashTree 节点中,然后把子 HashTree 加到第 1 步的 testplan 中,最后再把 tesplan 节点加到构建好的父 HashTree 节点,这样就生成了我们的脚本可执行文件 jmx。代码如下:
java
HashTree subTree = new HashTree();
subTree.add(httpSamplerProxy);
subTree.add(loopController);
subTree.add(threadGroup);
subTree.add(resultCollector);
HashTree tree = new HashTree();
tree.add(testPlan,subTree);
SaveService.saveTree(tree, new FileOutputStream("test.jmx"));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通过以上代码我们可以创建出 JMeter 可识别的 HashTree 结构,并且可以通过 saveTree 保存为 test.jmx 文件。
到这里我们就完成了创建脚本文件的流程。我在这一讲的开始提到:脚本加载可以构建 HashTree ,然后把构建的 HashTree 转成 JMeter 可执行的测试计划 ,进而执行测试用例。因此,我们接下来进入第 3 个阶段:测试执行。
测试执行
通过脚本文件的执行(测试执行),我们便可以开始对服务器发起请求,进行性能测试。测试执行主要包括 2 个步骤:
把可执行的测试文件加载到 StandardJMeterEngine;
通过 StandardJMeterEngine 的 run 方法执行,便实现了 Runable 的接口,其中 engine.run 执行的便是线程的 run 方法。
java
//根据 HashTree 执行测试用例
StandardJMeterEngine engine = new StandardJMeterEngine();
engine.configure(jmxTree);
engine.run();
通过以上代码,我们完成了代码方式驱动 JMeter 执行的核心步骤。
结果收集
性能实时数据采集可以更方便发现和分析出现的性能问题。我们在性能测试平台的脚本页面点击执行了性能测试脚本,当然希望能看到实时压测的性能测试数据,如果等测试完再生成测试报告,时效性就低了。
性能测试平台结果收集的流程图如下:
图 4:结果收集流程图
上面流程图中与 JMeter 关联最密切的是第 1 步,获取 JMeter 结果数据。那我们如何获取这些数据呢?
JMeter 性能测试用例执行完成之后会生成结果报告,既然生成了结果报告,那 JMeter 源码里一定有获取每次 loop 执行结果的地方。我们可以找到这个类,然后新建一个类去继承这个类,再重写每次结果获取的方法就能得到实时结果了。如果获取每次 loop 执行结果的是私有方法,我们也可以通过反射拿到它。
既然是这样,那关键就是找到, JMeter 执行中是在哪个类、哪个方法里拿的每次 loop 的结果。
通过查看 JMeter API 可以发现,JMeter API 提供了一个结果收集器(ResultCollector),从结果收集器的源码中可以找到获取每次 loop 执行结果的方法。结果收集器的部分源码如下所示:
java
/**
* When a test result is received, display it and save it.
*
* @param event
* the sample event that was received
*/
@Override
public void sampleOccurred(SampleEvent event){...}
分析以上代码得知,我们可以重写 sampleOccurred 方法来收集每次 loop 的结果。该方法的参数 SampleEvent 中有我们需要的实时监控数据,这样实时监控就变得简单了。接下来,我以单客户端获取 QPS 实时监控数据为例,讲解性能测试平台结果收集相关代码实现的思路。
单客户端获取 QPS 实时监控数据,首先需要新建一个类继承 ResultCollector,并且重写 sampleOccurred 方法,但是这里有个问题:怎么接收 SampleEvent 里面的实时监控数据,或者说怎么取出来在我们的业务代码里应用呢?我们可以在 sampleOccurred 把监控数据存起来,然后写个接口读取存储的数据返回给前端。
图 4 中有一个中间件,这个中间件可以是内存数据库 ,也可以是消息组件,根据中间件的不同有以下 2 种实现方式。
把需要的监控数据存在静态 map 里 ,接口读取 map 里的数据返回给前端。这种方法虽然有利于初学者快速实现,但它的数据是存在内存中的 ,并且没有做持久化处理,容易出现丢失的情况,所以我们一般只在演示中使用。
把数据存到消息队列里面 ,接口将消费队列的数据返回给前端。这是目前在互联网公司中较为常用的使用方式,在高并发下可靠性也不错。
下面我来讲解下第 2 种方式的代码:
- 新建一个类继承 ResultCollector 重写 sampleOccurred 方法,使用 Kafka 接收消息;
java
public class CCTestResultCollector extends ResultCollector {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REQUEST_COUNT = "requestCount";
public CCTestResultCollector() {
super();
}
public CCTestResultCollector(Summariser summer) {
super(summ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sampleOccurred(SampleEvent event) {
super.sampleOccurred(event);
......
//代码片段,使用 kafka 发送消息
producer.send(new ProducerRecord<String,Integer>("monitorData","requestCount", requestCountMap.get(REQUEST_COUNT) == null ? 0 : (requestCountMap.get(REQUEST_COUNT) + 1)));
}
}
- 后端获取存储的实时采集数据,这一步是后端获取数据并进行计算,生成的数据给前端展示使用。
java
@PostMapping("getMonitorData")
public Result getMonitorData(@RequestBody MonitorDataReq monitorDataReq) {
Map<String,Object> monitorDataMap = new HashMap<>();
Long monitorXData = monitorDataReq.getMonitorXData();
......
//kafka 消费消息代码片段,仅做示例演示
while (true) {
//获取 ConsumerRecords,一秒钟轮训一次
ConsumerRecords<String, String> records = consumer.poll(Duration.ofMillis(1000));
//消费消息,遍历 records
for (ConsumerRecord<String, String> r : records) {
System.out.println(r.key() + ":" + r.value());
if("requestCount".equals(r.key())){
//r.value 便可以获取到我们上个代码片段发送的消息,然后对 requestCount 做计算,计算后的值 put 到 monitorDataMap 后返回给前端;
......
}
}
}
return Result.resultSuccess(null, monitorDataMap, ResultType.GET_PERFORMANCE_REPORT_SUCCE
}
实现后的效果图如下:
图 5 :效果图
其中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实时处理能力的展示,可以看到每秒请求次数在 400 ~ 600 之间波动。
总结
这一讲我主要介绍了性能测试平台的功能模块划分,JMeter API 核心功能的 4 个阶段:环境初始化、脚本加载、测试执行和结果收集,并对脚本构建的 2 种方式和获取监控数据部分的代码实现思路做了一个详细的分析,同时贴出了关键部分的代码。
希望这一讲能够对你在开发性能测试平台时有所帮助,特别是关于平台实现还没有找到切入点的同学,性能测试平台开发相关的大多数需求都可以在这一讲的基础上扩展。
到此,我们对于工具的学习也告一段落了,通过模块一的学习,你不仅知道了工具的原理,还知道了它们的基础使用方法以及拓展方法。希望你也能在日常工作中,把这些工具用起来,有任何问题,都欢迎在留言区交流。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模块二,系统地学习性能测试的需求分析、方案编写等。下一讲将为你讲解"Nginx 在系统架构中的作用"。